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名言 成语名言
春秋五霸的实质-春秋五霸中的霸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2024-10-23 人已围观
简介春秋五霸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五个国家君主的称呼。《史记索隐》里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五个人。不过还有好几个版本的说法。在这些说法中,有两位君主基本上得到了全票的认可,一定是"春秋五霸"的成员: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对"霸主"这个称号的定义,正是从齐桓公的一生功业中得来的,史学界通常认为,能称的上霸主的君主,应该要有这些:一、尊王,也就是尊奉
春秋五霸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五个国家君主的称呼。《史记索隐》里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五个人。不过还有好几个版本的说法。
在这些说法中,有两位君主基本上得到了全票的认可,一定是"春秋五霸"的成员: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对"霸主"这个称号的定义,正是从齐桓公的一生功业中得来的,史学界通常认为,能称的上霸主的君主,应该要有这些:一、尊王,也就是尊奉周天子,或者帮助周天子解决过难题;二、攘夷、帮助中原诸侯国抵御外族的入侵。三、举行会盟,被周天子册封或者被诸侯拥戴为霸主。
晋文公的霸主路线与齐桓公基本差不多,他联合秦国和齐国攻打曹,卫两国、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周边的叛乱,之后受到周天子赏赐,在击败了被称为南蛮的南方强国楚国之后,晋文公邀请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举行了践土会盟,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之首。在这些说法中,有两位君主基本上得到了全票的认可,一定是"春秋五霸"的成员: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
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和楚庄王,在"五霸"版本里的出现率也很高。这两位君主都是以其战功而名列霸主之位的,秦穆公时期,秦国向西拓展领土,消灭了十几个戎族建立的国家,开辟千余里的国土,而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然后称霸西戎。而楚庄王则是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不但打败了当时的霸主晋国,而且触手已经伸到了周天子的脚下,中原诸国大多臣服楚国。但秦、楚两国在传统的历史观念中,属于"四夷"国家,都是被春秋时期主流的代表所谓华夏文明的中原诸侯国看不起的国家,所以,在一些史料中,对秦穆公和楚庄王的霸主地位是存在一定质疑的。而剩下的那一霸,每一种说法,就真可以称得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春秋五霸为什么要「 ”霸”,「 ”霸「 ”什么?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对"霸主"这个称号的定义,正是从齐桓公的一生功业中得来的,史学界通常认为,能称的上霸主的君主,应该有以下几种作为:一、尊王,也就是尊奉周天子,或者帮助周天子解燃眉之急;二、攘夷、帮助中原诸侯国抵御来自四夷的入侵。三、举行会盟,被周天子册封或者被诸侯拥戴为霸主。
晋文公的称霸路线与齐桓公基本一致,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在击败了被称为南蛮的南方强国楚国之后,晋文公邀请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举行了践土会盟,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之长。
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颇有作为的君主,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两位君主都是以其赫赫武功而名列霸主之位的,秦穆公时期,秦国向西拓展领土,消灭了十几个戎族建立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而楚庄王则是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不但打败了当时的霸主晋国,为先祖雪耻,而且问鼎中原,"窥中国之政",楚国的触手已经伸到了周天子的脚下,中原诸国大多臣服楚国。
这些人就是春秋5霸了。
十三水 五霸是什么?
对于爱以武力值评论我国历史上某朝代优劣、强盛的小伙伴们来说,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一谈论起来往往都是热血沸腾。但是很多人谈论起「 ”战国七雄”来头头是道,但对「 ”春秋五霸”为什么要「 ”霸”、要「 ”霸”什么以及都是哪五霸就不太清楚了。 骊山烽火台 西周末年,历史上有名的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发生了,抛去事件的真假不去争论,西周的结束确实是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而废掉申王后及太子宜臼,把褒姒封为王后并将褒姒子伯服立为太子而引起的。周幽王这一系列动作引起了申王后的母国申国国君的警惕与不安,生怕周幽王下一步就要拿自己开刀,于是先下手为强,秘密联系犬戎等势力,相约一起夹攻周幽王。周幽王向周围申请援兵而援兵未到,从而引发了周幽王被杀、镐京被毁等事件。而后申侯拥立宜臼为新的周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上任第二年,决定迁都到雒邑,这一在历史上被称为「 ”平王东迁”的事件标志着西周的结束与东周的开始。 周平王 同时,这个时候中国开始有了明确的编年历史记载。据史记三代世表: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月日,盖其详哉。孔子作春秋,则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后世即把东周开始后约3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称为「 ”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各诸侯不遵周王的号令。因为申侯勾结犬戎等势力导致了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新君周平王也有了弑父的嫌疑,在当时礼乐尚未崩坏的时代,就显得太大逆不道了,所以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威信扫地,各诸侯国均不把周室的命令放在眼里。 二是各诸侯国内乱频发。这一点其实也跟周王式微有直接的关系,已不能真正让各诸侯国听从自己的命令。并且有极大的可能由于周平王的「 ”弑父”行为带来的「 ”榜样效应”,引起了诸侯国的纷纷「 ”效仿”。先是鲁国桓公弑兄自立,后宋华督弑殇公,晋曲沃伯弑哀侯,陈公子佗弑太子免自立……,前后短短十几年,此类篡乱行为不下10起。 三是各诸侯大国吞并小国。西周末期的小国据左传记载有170余个之多,但较大的国家仅有10余个,像鲁、卫、齐、晋、楚、宋、郑、秦、陈、蔡、曹、燕、吴等。其他的小国在这一时期被大国吞并的屡见不鲜。比如楚国吞并了42个国家、晋国吞并18个国家、齐吞并了10个国家、鲁国和宋国分别吞并了9个和6个国家。 四是戎狄有了大的活动空间,给各国带来较大的动荡。由于各诸侯国内乱以及吞并等行为,原本在比较偏远地区生存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族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侵扰各国的情况时有出现。 春秋形势图 在这些矛盾和乱象以及危机中,最大的一股威胁则是来自于南方的楚国。 楚国的祖先为颛顼,发端于汉水流域的丹、淅两条河流的汇入汉江的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市)。但由于相对于中原来说地处南方蛮荒的位置,被周王室以及各诸侯国视为南蛮。楚国也一直想争取自己有个较高的政治地位,在打败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之后,向周王室申请王号,但遭到了拒绝。于是到了楚武王(周平王三十一年立)时,他对外宣称:「 ”我本来就不是文明人,啥也不懂,只相信自己的拳头。现在中原的诸侯都与周王不一心了,或者相互攻打、或者相互杀戮,我还算有些实力,也要走进舞台中央,参与中原之国的政治。”就这样,他自号武王,把当时周王室封在汉水周边用来防范楚国的姬姓诸国全部攻打下来,楚国的面积猛增到幅员千里,成了当时的强国。 楚武王 楚国再加上当时在中原地带大肆掠夺的戎狄,就是对中原各诸侯国最大的两个威胁。因此《春秋公羊传》形容这一时期: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意为在南方的楚国蛮夷与北方戎狄的共同的威胁,已使得中原各国形势极为危急,就像即将断掉的线一样。 就在这种周王势衰、内乱频发、外敌入侵等危急形势下,齐桓公、晋文公等强国的君主站了出来。俗话说: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这几个君主就是那些「 ”高个子”了。他们出于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需要,联合周围的各大小国家,召开多次会盟会议,会议的目的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取得共识、树立权威、建立规则。 这些规则主要就是四点: 一、尊王。即尊会盟的召集者也就是这些强国的号令,以此替代周王室已衰的王权。 二、攘夷。共同抵挡来自于蛮夷的进攻和袭扰。 三、禁止篡弑。凡在同盟之内的国家,如果某国有篡弑行为,诸国皆不承认,并且出兵平乱,另立新君。同时还规定各国的君主不能随意废立继承人、妾不能为妻、妇女不能参与国事。 四、禁止兼并。凡是同盟内的互不侵犯。如有争端请盟主公断。如果一国遇外敌,同盟诸国出兵相救。 这些举措,把因周室东迁、内部多乱、外有蛮夷带来的诸国的恐慌有效的平息了下去。参加联盟的诸国,在内能保持国家的安宁和稳定,对外则保持各国之间的平衡,不敢轻起战端。有事情找盟主说话和调和。有效的挽回了西周末年逐渐失控的局面。成功的建立起新的规则,形成了新的秩序,避免了生灵于涂炭,同时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并且扩大了国家间的交流,加快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春秋时期的「 ”争霸”这种行为还是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 这种春秋时期的争霸行为起于齐桓公,共会盟各诸侯15次之多,参加会盟的诸侯国有宋、鲁、郑、卫、曹、许、陈等国。会盟前期,晋国并未加入,直到晋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得到国君之位成为晋文公之后才加 *** 盟。再到后期,被各诸侯国视为巨大威胁的楚国也在国君楚庄王的带领下,一改楚武王时期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注重周礼,善于外交,也实现了问鼎中原加入了会盟之列。后人在这些入盟的各诸侯国中选择五位最具代表性、最具威信的君主,称为「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 其实,在春秋时候各国历代的国君中,都有不少有成就、有建树、有威望的国君,如果按照影响力来说,入选春秋时期的霸主也是符合标准的。但是按照国人凡事都要凑个具体化并且还要符合大众阅读的习惯,非得硬要凑个「 ”五”出来。估计这是后人在记录历史之时讲究以「 ”五”为上,为最厉害、最权威,比如「 ”五行”、「 ”五脏”之类。这样一来,以「 ”五”为数就限制了很多人被称为春秋时期的「 ”霸主”,只能为「 ”春秋五霸”。并且对于春秋五霸的人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的眼中入选的标准也不同。《史记》、《荀子·王霸》、《白虎通·号篇》、《四子讲德论》、《汉书·诸王侯表序》等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春秋五霸各不相同。 下面就以我初中时学到的历史知识,仅举两种春秋五霸例子: 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可见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来说别管是哪种版本,还是在公认的「 ”春秋五霸”序列里的。其他的「 ”霸主”选择则是多种组合了。 你了解的是这样吗,欢迎文章底部讨论。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霸”在那里,战国七雄“雄”在那里?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迫协诸侯、把持其政),史称:春秋五霸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和号令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这些权力已逐渐转移到诸侯手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各诸侯国内也出现了君臣逆位的现象——“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于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动向——“陪臣执国命”。铁农具的出现提升了生产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开垦,这成为诸侯国强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础上的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动荡局面。王室、诸侯、卿大夫之间相互混战,天下大乱。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战国七雄是指中国东周后期七个强势诸侯国的统称。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楚文化、齐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燕文化)。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请问春秋到底有几个霸?
春秋的时候,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当时天下最少有数十个诸侯国,诸侯一生奋斗的最高目标就是做个霸主。所谓霸主,就是可以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天下,诸侯莫敢不从。
第一霸,也是最牛最让人崇敬的,齐桓公与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具体史料可以参见《管子》一书。霸主就是霸道的推行他的理念,以理服人,不服的再打。
战国时期,周天子这个招牌大家都不抗了。
纯粹的以力服人,战争的目的是扩大地盘,所以称战国七雄,就是七家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指什么?都是国家吗?
春秋有5霸
“五霸”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常识,但“五霸”究指哪五人,自古及今两千年来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说法有十几种,人头多达十五个。现在,史学界的说法仍有两种:一为齐桓、晋文、楚庄、吴阖、越勾践;另一为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而《历史辞典》、《辞海》、《辞源》等权威典籍,对“五霸”词条的解释则是二说并存,莫衷一是。这个问题似乎成了千古之谜。不过,笔者认为:只要详加研究,这个千古之谜是不难解决的。下面,笔者想对此谈点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古今”五霸”说的历史回顾
“五霸”说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战国后期至唐宋;二是明清至近代;三是现代。
第一个时期是“五霸”说的争鸣时期,各家主要是提出了自已关于“五霸”的说法,但都缺证。就目前掌握的材料看,他们的“五霸”说共有六种:
1、“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说。如荀子《王霸》说:“……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从之者有《墨子·所染》等。
2、“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越勾践”说。如王褒《四子讲德论》说:“五伯以下,各自取友:齐桓有管、鲍、隰、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有咎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秦穆有王、由、五羖, 攘却西戎,始开帝绪;楚庄有叔孙、子反,兼定江淮,威震诸夏;勾践有种、蠡、谍、庸,克灭强吴,雪会稽之耻。”
3、“昆吾、大彭、豕韦、齐桓、晋文”说。如《白虎通·号篇》说:“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公晋文公是也。”从之者有服虔《左传解谊》、高诱《战国策·齐策一》和《吕氏春秋·先已》注,应劭《风俗通义·皇霸》、崔*(撰:去手+土)《庄子·大宗师》注,杜预《左传·成二年》注,颜师古《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注,孔颖达《左传·成十八年》正义,杨士勋《谷梁传·隐八年》疏,丁公著《孟子手音》等。
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说。如《白虎通·号篇》说:“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阖庐也。”
5、“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说。如《白虎通·号篇》说:“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赵歧《孟子·告子》注、应劭《风俗通义· 皇霸》、高诱《吕氏春秋·当务》和《淮南子汜论篇》注,陆德明《左传·成二年》释文、颜师古《汉书·地理志上》注、司马贞《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索引等,从之。
6、“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说。如颜师古《汉书·诸王侯表序》注说:“此五霸谓: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也。”
在这六种说法中,从之者较多的有两说,无从之者的有三说;人头十一个,其中完全相同的仅有二人,即齐桓、晋文;十一人有八人在春秋,有三人在夏商二代。
第二个时期是“五霸”的考订时期。此时史学界开始对以往的“五霸”说进行了新的审视,有人同意以往的说法,有人则提出了新的“五霸”说。这时的“五霸”说有五家(本文由于篇幅有限,其考订一律从略):
1、“昆吾、大彭、豕韦、齐桓、晋文”说。如何燕泉,见《疑耀》卷一;王端履的《重论文斋笔录》;陈立《白虎通疏证》卷二等。
2、“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说。如张萱的《疑耀》卷一;毛奇龄的《四书剩言》;吴汉翃的《春秋提要》等。
3、“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说。如阎若璩《四书·释地三续》。
4、“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说。如全祖望《鲒崎亭集外编》卷36。
5、“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说。如近人朱起凤《辞通》卷十九祃韵“五霸”?酢?br>
这时的“五霸”说与以往相比,考订掉了三种说法,新增加了两种说法,人头也由原来的十一人增加到了十五人。但总的说来,这是期的“五霸”说较之以往无重大改观。
第三个时期是对传统“五霸”说进行深人研究的时期。这时期的“五霸”说只有两种:
1、“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说。如杨伯峻先生的《孟子·告子》注。
2、“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说。如金景芳的《中国奴隶社会史》一书。
这一时期的“五霸”说与传统相比,由过去的八种说法骤减到了两种,人头也由十五人减到了七人,不过这时没有提出新说法。
以上所提到的只是关于“五霸”的单一的说法,事实上,自古及今,“五霸”问题还有许多并存的说法:第一时期,如《荀子》、高诱的《吕氏春秋》注,应劭的《风俗通义》、班固的《白虎通》等;第二时期,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和蒋炯的《重论文斋笔录》等;第三时期,如《历史辞典》、《辞海》、《辞源》等。另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学术以及政治气候的变化,“五霸”的最流行的说法也不一:如古代是儒学统治时期,所以清代以前最流行的说法为杜注《左传》中的“昆吾、豕韦、大彭、齐桓、晋文”与赵注《孟子》中的“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二说。自近代以,来由于《荀子》之被重新发掘,而且据现代人证明,其自然观接近唯物主义。所以,《荀子·王霸》中的“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 ”一说的呼声顿高,以致发展到了与赵注《孟子》的“五霸”说平分秋色的地步。然则这都是赶潮人的鬼把戏,非有科学之依据。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elu)、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
霸国 创业霸主 历时 时间(年)
齐国 齐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
晋国 晋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
秦国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
楚国 楚庄王 芈侣 前790-前690 110
吴国 吴王 阖闾 前690-前510 30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
在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打击之下,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依仗晋,郑等诸侯的力量迁都「洛邑」。从此王室开始衰弱,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大夫专政与夷夏斗争登上舞台。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平王东迁以后,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 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周桓王带了军队去讨伐桀骜不驯的郑国,郑伯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这说明,这时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虚名罢了。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名有一百二十八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这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他的号令,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霸,又写作伯,就是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
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其历代君主致力于整顿政治,发挥滨海鱼盐的优势,提倡家庭纺织业,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其国力逐渐发展起来。齐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继位后,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的侵扰,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其霸业发展到顶峰。
齐桓公后,齐国出现争夺君权的内乱,力量削弱。楚国乘机发展势力,先后灭了它北边的几个小国,重新把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为号召,企图充当中原的霸主。但无论从国力和业绩看,宋襄公都够不上称霸。周襄王十五年(前638),楚宋两国的军队在泓水相遇,宋军大败,连宋襄公都被射伤了腿,不久去。
正当楚国称雄中原的时候,西部的晋国发展了起来。晋文公重耳(前636-前628在位)曾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饱尝艰辛。即君位后,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晋文公后,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地一战,秦全军覆没,转而向西,吞并了 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楚国在城濮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经济文化发展。楚庄王(前613-前591在位)改革内政,平息,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周定王十年(前597),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武陟东南),大胜。不 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吴王阖闾以伍员(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攻进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又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越王勾践求和,送给吴王珍宝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乘胜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春秋时代,先后出现五个霸权,史学家称为"春秋五霸"。
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结成联盟,打败了齐、秦、楚等大国,成为较强盛的国家。后来这个联盟破裂,齐国、秦国兴盛。
战国中期,魏国军队攻打赵国,赵国请齐国帮助退兵。魏国内部空虚,大军事家孙膑带领齐国的军队直接去打魏国的首都。魏国军队本已攻破赵国首都,听见自己的国家情况危急,便急忙从赵国撤军去救魏国,刚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埋伏的齐国军队,齐国军队堵住魏国军队,打了个大胜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
两年后魏国进攻韩国,齐国的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围魏救韩。齐军假装后退。第一天撤出后营地留下的炉灶足够做10万人的饭;第二天留下的炉灶只够做5万人的饭;第三天留下的炉灶减少到只够做3万人的饭。魏军从炉灶的数量推测,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挑选了精锐的士兵,追赶齐军,一直追到马陵(今天的河南省境内),结果被埋伏在这里的齐军彻底打败。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两次战役后齐国取代了魏国称霸中原。
战国后期,秦国越来越强盛,其他6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抵抗秦国,于是就想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秦国为了打败其余的六国,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都和秦国亲近。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到关键时刻常常不能齐心合力,结果给了秦国机会。秦国先后征服了其他国家,并灭了周王室,统一了中国。
春秋五霸是指什么?
我们一般将春秋时期五位实力强大的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为“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实力衰弱,不再有号令各方诸侯的能力,各诸侯国的诸侯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就在这个时期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其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被大家称为“春秋五霸”。(望采纳~)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迫协诸侯、把持其政),史称:春秋五霸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和号令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这些权力已逐渐转移到诸侯手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各诸侯国内也出现了君臣逆位的现象——“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于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动向——“陪臣执国命”。铁农具的出现提升了生产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开垦,这成为诸侯国强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础上的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动荡局面。王室、诸侯、卿大夫之间相互混战,天下大乱。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战国七雄是指中国东周后期七个强势诸侯国的统称。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楚文化、齐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燕文化)。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