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成因 成语成因
打油诗欣赏-打油诗评语大全集简单的话
tamoadmin 2024-10-05 人已围观
简介东道国”的由来“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的。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少的资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的东方,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其方位的含义便不复存在了。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的身
东道国”的由来“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的。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少的资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的东方,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其方位的含义便不复存在了。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他国国宾的国家,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会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事的国家。
(2)“马虎”的来历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3)“枇杷并非此琵琶”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á,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将“枇杷”误写成“琵琶”,属于同音误写而造成别字。写别字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别字既然是将甲字误写成乙字,就有引起误解的可能。试想,如果仆人买回一把五斤重的琵琶来,岂不闹出更大的笑话。
汉字是表意文字。多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如:“枇”“杷”“琵”“琶”都是形声字。“枇”和“杷”有相同的声旁“巴”,所以“枇”和“琵”读音相同,“杷”和“琶”读音相同。“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枇杷”指一种果树或这种树上结的果实。“琵琶”二字的形旁是“珏”,表示两块玉石互相撞击,玉石撞击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琵琶”是一种乐器,能弹奏出悦耳的音响。
熟悉汉字的结构,养成分析汉字的习惯,有助于消灭同音别字。
(4)错评咏花诗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
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猛然想去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书房案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堂堂宰相,怎么会做出这样的诗?——“西风”是秋风,“黄花”是菊花,而菊花敢于和秋霜鏖战,是能耐寒的,说西风“吹落黄花”就已不对了,而且还吹得“满地金”,落了一地,岂不大错特错?于是,他提笔续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完,苏东坡就走了。
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住了近一年。这年秋天,到了重九时节,连日大风。一天,风声停息以后,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
谁知到后园一看,只见菊花纷纷落英,满地铺金。这时,他猛然想起一年前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不禁目瞪口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悔悟到是自己错了。
(5)古诗中的“炼字”艺术例说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下面就古诗的“炼字”艺术作一点简要介绍。
1、一字传情。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人数之多,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2、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前一句写诗人所见: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间仿佛过了滤似的,分外皎洁,投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境界显得更加宁静。后一句写诗人所闻:山泉格外清澈明净,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还能听到它的叮咚的流水声。用清泉流淌反衬“空山”的清幽。
3、化静为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4、以动写静。如“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5、以实显虚。以有形显无形。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6、以乐衬哀。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鸟语花香,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情更哀了。
7、一语显旨。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林升《题临安邸》)这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这些人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炼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的是选择最恰当的字眼来表情达意,鉴赏时须根据诗意仔细琢磨体会,体会诗人的“炼字”艺术。
(6)“海外赤子”的由来“海外赤子”,现已成为我国旅居海外同胞的一个美称。此词语如何而来?
“赤子”本指婴儿。《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疏》中:“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还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中“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们劝道:“人们张弓挟矢立在殿前,距离陛下如此之近,万一有狂妄无知之徒暗中向您发射,您又没有戒备,可大大伤害社稷啊!”唐太宗答道:“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据此话,人们便从中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演变而来。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7)巧改标点自传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为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在场的人冥思苦想,提笔作文。
不久,一位年轻人交给巴尔肯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
巴尔肯问他这三个标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年轻人回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望着那位年轻人凄然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又写了三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删节号“……”和一个大问号“?”。
巴尔肯用鼓励的口吻对那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8)书屋趣话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老学庵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聊斋相传,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清代诗人舒位的诗作很有成就,可他非常谦逊,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成就比作大海中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北望斋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中国***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梦草斋上海作家谢冰心在学生时代,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对爱打抱不平、落草为王的“绿林好汉”十分敬慕,于是她把自己的书屋起名为“梦草斋”。
四步斋上海作家赵丽宏1988年喜得新居,书房只有四步之长,却也自得其乐,因而命名为“四步斋”。
积微居语言学家杨树达曾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因此,他给书屋取名为“积微居”。
马虎居社会学家邓伟志的居室取名为“马虎居”,其一是他的生肖是马,妻属虎;其二是他提倡生活上简单、马虎一点。
泥土巢擅长农村题材的著名作家浩然,给自己在河北三河县居住的农家小院取名为“泥土巢”,表明了他长期扎根农村的决心和对农村的热爱。
静虚村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9)数字诗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如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另一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个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中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撒,口中念念有词,“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众人大笑。这出戏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
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一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泰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是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识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思,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
(10)文章妙批●古时一考生为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句,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为此,考官批曰:“所以我不敢取!”
以上两例,考官充分利用了同音字的特点,故意将错就错,收到了委婉、幽默的批评效果。
●据说有位学生滥用“而”字,其师便在其文章评语中写道:“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教师针对学生滥用“而”字的情况,将“而”字的多种用法集中对照,既批评了学生,又在批评中传授了知识,实在巧妙。
●一学生作文,词不达意,且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师戏评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
又一学生作文,喋喋不休,滔滔不绝,但有用的话极少。其师仿《敕勒歌》,批曰:“篇苍苍,字茫茫,风吹草低见四行。”
作文不能扣题,说话水分太多,这都是应坚决铲除的毛病;批语或直接引用古诗句,或化用古诗句,语言生动形象,也易于学生记忆,既批评了学生作文的毛病,又有利于指导他们的作文实践,可谓“一箭双雕”。
●某学生写好论文后,请其导师提意见,导师提笔写道:“请看《圣经》第十一章三十五节。”学生急忙翻开《圣经》,找到导师指出的那一节,只见上面写着:“耶稣在哭泣。”
导师的批语是充满趣味、智慧的批评,他的批评转了两个弯:一是借《圣经》的话作评语,二是耶稣为何哭泣,学生自可去作种种猜测和联想,从而明白其导师的真正意思。
●某生在作文簿发下后,见老师在文末批曰:“请看《前出师表》最后一句。”他暗自得意,以为自己的文章可与诸葛亮相比,赶快去查看,原来是“不知所云”四字。
这位高明的教师,采用了一种高明的批评方式,既切中肯綮、一针见血,又含而不露、发人深省。
(11)徐文长以奇猎客明朝万历年间,绍兴城里新开了一家点心店,徐文长常常光顾。一次,店主央求他给写一块招牌,徐文长一挥而就,并嘱咐店主不得改动。谁知招牌一挂出来,立刻门庭若市,原来大名鼎鼎的徐文长竟然把“心”字中心的一点没有写,绍兴城的人都来看热闹,点心店的生意也就格外兴隆。
可是名声卖出去以后,店主就开始偷工减料,点心的质量每况愈下,生意也就渐渐不景气了。一天,一个顾客对店主说:“‘心’缺一点还叫‘心’吗?难怪生意不好!”店主于是用黑漆在“心”中间补了一点,可生意却并未好转,反而更加萧条了,店主摸不透个中奥妙,来请教徐文长。
徐文长说:“‘心’无一点,引人注目,又使人有空腹的感觉,来吃点心的人就多。加上一点,变成了个实心肚子,谁还要来吃?做生意不可过分贪心。现在你把‘心’上那个黑点改成红的,生意还会兴隆。”
店主恍然大悟,照办了,果然灵验。
(12)晏殊巧逢“燕归来”
一次,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
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后来,晏殊把这一对句用到《浣溪沙》词和一首七律诗中,得到了人们的好评。
(13)一字千金传说,唐朝文学家王勃到南昌,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自流。
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上马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派人去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伯舆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便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文人们到驿馆来见王勃。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里是个空(kòng)字呀!”王勃说:“对呀!是‘空’(kōng)字,‘槛外长江空自流’嘛!”
大家听了都连称:“绝妙!奇才!”
(14)一字拾趣一字嫁妆。我国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在得知女儿备办嫁妆后,便特地从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春梅打开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来箱内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大字——“勤”。小夫妻很快领会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一字嫁妆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铭。
一字家书。60年代初期,大作家赵树理收到大儿子赵广元要钱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精炼:“钱!”没想到赵树理的回信不仅快而且同样精炼:“O!”他认为儿子既已自立,就不该再依赖父母,可见赵树理教子有方。
一字判词。清代年间,一寡妇想改嫁他人,受到邻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挠。于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状纸:“豆蔻年华,失偶孀寡,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嫁?”寥寥数语,尽述了改嫁理由。知县接状,拍案叫绝,挥笔写下一字判词:“嫁!”
一字社论。1968年4月,美国《明星时报》发表了一篇约翰逊总统竞选失败的社论《约翰逊认输》,全文只有一个字:“妙!”它把报纸和它所代表的那个阶层的态度,极其鲜明地表达出来,真是耐人寻味。
一字回信。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写了一封信给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价是一字一金,现在附上一块美金,请你寄个样品来看看。”海明威收下美金后回信说:“谢!”
一字座右铭。鲁迅先生12岁时,就读于故乡绍兴的“三味书屋”。一次,因为帮母亲做事,上学迟到了,严厉的寿镜吾老师狠狠地责备了他。为了牢记教训,从严要求自己,他用下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早”。
一字诗歌。美国一家出版社的刊物曾发表过一首题为《生活》的诗歌。全篇只有一个字:“网。”非常精炼、深刻、形象地揭示了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
一字小说。美国某大学曾经举办过微型小说征文比赛,结果一篇《第一封情书寄去后》的小说获得最高奖,该小说只有一个字:“等……”真令人回味无穷。
(15)“露马脚”一词溯源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不想让人知的事,尤其是那些弄巧成拙的事一旦败露,人们就会说是露了“马脚”。何谓“马脚”?“马脚”者,马氏之脚也。这里有个典故。
相传,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当过牛倌,做过和尚,所以,在选择终身伴侣时,与一位同样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天足”,这在当时是一大忌。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念马氏辅佐有功,将她封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龙恩”虽重,宁居后宫的马氏却为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不敢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忽然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有些大胆者悄悄瞅上两眼,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从此,“马脚”一词也随之流传于后世。
(16)中秋节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17)周瑜与诸葛亮对诗趣闻三国时代,周瑜嫉妒孔明的才能,总想加害孔明。有一天想出了一条妙计,设宴相请,并以对诗为名进行加害。孔明早已觉察周瑜的心意,便故意说:“谁输了就砍谁的头。”周瑜暗自大喜,忙说:“君子无戏言,戏言非君子。”
鲁肃见他俩击掌为定,急得出了一身冷汗,埋怨孔明聪明一生,糊涂一时,轻易地入了圈套。而孔明假装不知,泰然自若,反拉着鲁肃的手说:“子敬也算一个。”
周瑜见孔明中计,十分高兴,首先出诗一首:“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奚鸟,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奚鸟。”
孔明听了,心中暗想,自己身为蜀国军师,今日落入周瑜之手,岂不是“”吗?便立即吟诗以对曰:“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周瑜闻言大怒,鲁肃早已留意这场龙虎斗,见周都督意欲爆发,急忙劝解道:“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掉湘边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风波平息了,周瑜怒气未消,他更换内容,又吟诗一首:“有目也是目丑,无目也是丑。去掉目丑边目,加女便是妞,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孔明见周瑜奚落自己的夫人,也就毫不客气反唇相讥,遂吟诵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数二乔,难护铜雀不锁娇。”
孔明的嘲讽,激得周瑜怒火万丈,暴跳如雷,暗令伏兵团团围住,孔明毫不惊慌,稳如泰山。鲁肃立即上前劝阻:“都督息怒!我有一诗奉献:”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今日这事在破曹,龙虎相残大事糟。‘“
鲁肃以诗指点,周瑜恍然大悟,遂喝退刀斧手,与孔明共议破曹妙计,干出了后来流传千古的火烧赤壁的大事业。(署名:姚绍益)
(18)解缙妙语对奇联明朝的解缙是位很有学问的人,平时治学严谨。他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学,善于吟诗作对,当时人们称他为“神童”。9岁时曾经跟随父亲在江边洗澡,他父亲将衣服挂在树上,触景生情,不由脱口吟出一句诗:“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不假思索,就以“万里长江作浴盆”相对,应对敏捷,令人惊叹。
送我一篇关于教师节的打油诗,谢谢!
小学生期末评语四句诗词如下: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在赞美的意思。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是在鼓励的意思。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在鼓励的意思。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在鼓励阅读,思考的意思。
一首首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打油诗评语,虽然短小精悍,却无不体现着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用心,细心和对他们的无限期待之情。
打油诗一般语出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虽然也能表现真善美,但绝大部分还是表现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更多的是针对可笑可恨之事,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民间百姓只要稍有文化,也很容易创作并流传。所以这种文体很难登大雅之堂,一般正经场合极少使用。
而学生期末评语,一般是老师对学生一个学期或学年的道德品质,学习情况、能力发展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即便语言轻松随意,却也应当显得严肃,客观,公正,而这,恰恰是与打油诗的文体风格相悖的。
写作思路: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对孩子写一些寄予期望的话语,同时也可以写一些感谢老师悉心教导的话语,内容不需要古板,只要是积极向上,发挥正能量的都可以。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放出小学生打油诗,为何如今人们对诗词鲜有造诣?
鸡鸣即起,一日开始。 检查卫生,辅导自习;
哪个缺课,谁又晚起?何人生病,身体不适?
仔细询问,调查清楚。三十分钟,早餐即毕。
锅先不刷,碗亦不洗。急急忙忙,就上班去。
先去打水,再来扫地。N摞作业,等你去批。
对的打√,写上评语。还得表扬,以资鼓励。
错的打×,误在哪里?来龙去脉,一一指出。
分析到位,讲清道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阅完作业,再出试题。单元过关,章节测试。
昨天月考,今日摸底。期末期中,不计其数。
题量适中,难易有度。查查网页,翻翻题库。
今天出完,明日印出。抓紧考完,加班阅毕。
统计成绩,写出分析。谁的第二,哪个第一?
张三李四,王五赵七。两次比较,名次何异?
课上讲评,面向全体。下课以后,单独找你。
排名后退,是何道理?知识水平,心理因素?
思想根源,刻苦程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老师期盼,父母嘱咐!展望未来,充满荆棘。
事关前程,怎能儿戏?张三痛哭,李四流涕。
痛改前非,看我下次。不听音乐,不看电视。
刮风不管,下雨不顾。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多背单词,多做习题。下次月考,找回位置。
老师听罢,始露笑意。期中考试,就看你的!
谈话已毕,铃声将起。拿起教案,奔向教室。
师生礼毕,一课即始。先评作业,昨天做的。
普遍问题,大家注意。个别错误,单独处理。
今天学习,中国历史。部分,不出考题。
这块内容,我们删去。半个课时,很快过去。
现在来做,巩固练习。选择答案,A B C D。
回答不错,学的可以。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课前预习。再找时间,做张卷子。
两节课下,已近中午。口干舌燥,四肢乏力。
热点剩饭,了以充饥。床头一歪,权作休息。
刚入梦乡,铃声又起,抖起精神,再上班去!
昨日开会,头发脾气。要当教师,先做傻子。
拼命干活,莫要索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撑不着你,饿不你。若不想干,可以退出。
若干不好,我不聘你。博士难找,学士遍地!
明天上课,观摩学习。校长也听,教师都去。
精心准备,小心应付。制作课件,打印练习。
幻灯电脑,现代工具。全体观摩,怎能缺一。
上述各项,准备完毕。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政教主任,叫你快去。有位同学,是你班的。
一夜未归,在网吧里。找其谈话,通知父母。
写出检查,等候处理。不知不觉,西山日暮。
吃罢晚饭,辅导自习。学法指导,疑难解释。
有何疑问,尽管提出。但对高考,必须有益。
辅导完毕,正要离去。突然想起,还有一事。
有人反映,学生小纪。跟女同学,眉来眼去。
关键时期,这还了得?叫上小纪,到没人处。
把你找来,可知何事?从实招来,不得回避。
学生小纪,支支吾吾:我殊不知,老师明示。
青春少年,阳光沐浴。情窦初开,本不为奇。
但要清楚,学习目的。一切围绕,学习成绩。
有碍升学,必须放弃。他日登榜,出人头地。
男子丈夫,何患无妻?学校规章,利害得失。
一条一条,分析清楚。小纪听罢,满面泪涕。
痛改前非,回心转意。从今以后,专心学习。
若是再犯,我是白痴!转眼放学,学生离去。
喝一口水,喘一口气。十点过后,再查夜去。
水管已关,廊灯已闭。夜深人静,呼噜声起。
一天工作,终告结束。轻手轻脚,回到家里。
两眼一合,已然梦里。不是上课,就是考试。
和在醒时,并无二致。忽见眼前,众人攒聚。
通知栏中,贴一告示:教师老吕,四十有七。
疾病突发,撒手西去!明日医院,告别仪式。
没有课者,务必前去。看罢唏嘘,悲哉老吕!
辛劳一生,英年早逝。房小无车,更无积蓄。
妻儿无靠,父母无依。高风亮节,名扬千里。
今日一别,后会何期?悲上心头,心痛如撕。
蓦然惊醒,泪面如洗。天已微明,铃声又起。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
求打油诗诗句
我们都知道,如今是一个热点丛生的社会,尤其是国际、商界、娱乐圈,前有**弃养风波,后有偷但是偷生子之争......当今网络世界,热点层出不穷。但值得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放出小学生打油诗这一则新闻,却可以在我们这样的网络氛围下占据一席之地?究其原因,脱不开?诗?,更脱不开?历史?。
反观我们现在的诗词境况,现代人几乎在诗词方面鲜有造诣,甚至很少写诗我们的心中难免有一丝失落,是文化的遗失让我们心生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缺少氛围,脱离校园似乎再难诗意。 我们首先要对这件事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校园里,有一个教育的大背景。这就说明,在校园里,我们有接触到诗词的最大可能性,在这里我们本能地崇尚诗意。而一旦脱离了校园,进入社会,我们的心智就更趋于科技现代。这种氛围的改变,自然而然会让我们诗意的天平倒向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端。与古时候的人们相比,我们生于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这并不是说,科学与诗意是矛盾的。?诗和远方?正论述了这一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可以发现,这样的口号并没有带来诗意的具体化,而是一种日常行为的美化。 二、社会改变,当今时代崇尚发展。 既然我们的心中有这样的疑问:现代人为什么很少写诗,鲜有造诣?那就从反面映照了古人的热爱诗词。其实,这与社会性质有很大的联系。古人处于封建的不开明的社会,几乎没有接触到科学,诗词曲赋就是那个时代的全部文学。而当今时代,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阶段,我们热爱科学,我们期望用科学来改变世界。不是说诗词就毫无用处,而是现代社会快速前进,文学的作用太慢,科学的作用几乎立竿见影,那么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三、我们眼中对于诗词与写诗的标准。 现代人很少写诗,鲜有造诣,看起来是一个客观现象,但也不乏一些主观判断。而做出这个主观判断的又恰巧是我们自身。诗词是怎样的?仅仅是打油诗吗?写诗又是怎样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吗?我相信我们的心中自然有见地。正如近日同样获得关注的那位用词牌给47为学生写评语的班主任,他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拥有写诗的能力,也坚持写诗,他懂得作诗的技巧与应当遵循的规律,也多年来对作诗这件事坚持热爱着。他的身上有诗人的潜质。爱国故事
鸡鸣即起,一日开始。 检查卫生,辅导自习;
哪个缺课,谁又晚起?何人生病,身体不适?
仔细询问,调查清楚。三十分钟,早餐即毕。
锅先不刷,碗亦不洗。急急忙忙,就上班去。
先去打水,再来扫地。N摞作业,等你去批。
对的打√,写上评语。还得表扬,以资鼓励。
错的打×,误在哪里?来龙去脉,一一指出。
分析到位,讲清道理。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阅完作业,再出试题。单元过关,章节测试。
昨天月考,今日摸底。期末期中,不计其数。
题量适中,难易有度。查查网页,翻翻题库。
今天出完,明日印出。抓紧考完,加班阅毕。
统计成绩,写出分析。谁的第二,哪个第一?
张三李四,王五赵七。两次比较,名次何异?
课上讲评,面向全体。下课以后,单独找你。
排名后退,是何道理?知识水平,心理因素?
思想根源,刻苦程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老师期盼,父母嘱咐!展望未来,充满荆棘。
事关前程,怎能儿戏?张三痛哭,李四流涕。
痛改前非,看我下次。不听音乐,不看电视。
刮风不管,下雨不顾。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多背单词,多做习题。下次月考,找回位置。
老师听罢,始露笑意。期中考试,就看你的!
谈话已毕,铃声将起。拿起教案,奔向教室。
师生礼毕,一课即始。先评作业,昨天做的。
普遍问题,大家注意。个别错误,单独处理。
今天学习,中国历史。部分,不出考题。
这块内容,我们删去。半个课时,很快过去。
现在来做,巩固练习。选择答案,A B C D。
回答不错,学的可以。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复习巩固,课前预习。再找时间,做张卷子。
两节课下,已近中午。口干舌燥,四肢乏力。
热点剩饭,了以充饥。床头一歪,权作休息。
刚入梦乡,铃声又起,抖起精神,再上班去!
昨日开会,头发脾气。要当教师,先做傻子。
拼命干活,莫要索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撑不着你,饿不你。若不想干,可以退出。
若干不好,我不聘你。博士难找,学士遍地!
明天上课,观摩学习。校长也听,教师都去。
精心准备,小心应付。制作课件,打印练习。
幻灯电脑,现代工具。全体观摩,怎能缺一。
上述各项,准备完毕。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政教主任,叫你快去。有位同学,是你班的。
一夜未归,在网吧里。找其谈话,通知父母。
写出检查,等候处理。不知不觉,西山日暮。
吃罢晚饭,辅导自习。学法指导,疑难解释。
有何疑问,尽管提出。但对高考,必须有益。
辅导完毕,正要离去。突然想起,还有一事。
有人反映,学生小纪。跟女同学,眉来眼去。
关键时期,这还了得?叫上小纪,到没人处。
把你找来,可知何事?从实招来,不得回避。
学生小纪,支支吾吾:我殊不知,老师明示。
青春少年,阳光沐浴。情窦初开,本不为奇。
但要清楚,学习目的。一切围绕,学习成绩。
有碍升学,必须放弃。他日登榜,出人头地。
男子丈夫,何患无妻?学校规章,利害得失。
一条一条,分析清楚。小纪听罢,满面泪涕。
痛改前非,回心转意。从今以后,专心学习。
若是再犯,我是白痴!转眼放学,学生离去。
喝一口水,喘一口气。十点过后,再查夜去。
水管已关,廊灯已闭。夜深人静,呼噜声起。
一天工作,终告结束。轻手轻脚,回到家里。
两眼一合,已然梦里。不是上课,就是考试。
和在醒时,并无二致。忽见眼前,众人攒聚。
通知栏中,贴一告示:教师老吕,四十有七。
疾病突发,撒手西去!明日医院,告别仪式。
没有课者,务必前去。看罢唏嘘,悲哉老吕!
辛劳一生,英年早逝。房小无车,更无积蓄。
妻儿无靠,父母无依。高风亮节,名扬千里。
今日一别,后会何期?悲上心头,心痛如撕。
蓦然惊醒,泪面如洗。天已微明,铃声又起。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
爱国手抄报资料 切记资料,就是内容!!
屈原爱国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假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插菖蒲,艾草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著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学而不厌讲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时期,他就酷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做医生还是当塾师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都教书"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学生(xuesheng)读书,晚上自己还要去拜先生学本领,因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给学生(xuesheng)"。
徐特立读书时很讲究方法,积累了一套自学经验。20岁的时候,他准备读八股文,参加那时候的科举考试。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长沙城里,拜访有名的陈云峰先生,想请陈举人看看自己的八股习作写得怎样。老举人看过他的八股文,下了一个评语:尚有"一隙之明"。接着问他:为什么不读书,而要读八股?陈举人耐心地告诉徐特立: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八股文形式板,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半年之后,徐特立又去拜访陈云峰,陈举人这次送给他一把扇子,并在扇面上题写了一段话:"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乡村无师又无书,但书即师耳。张之洞《书目答问》即买书之门径,《輶轩语》即读书门径,得此二书,终生受用不尽。"徐特立非常高兴,马上跑到书铺买了《书目答问》和《輶轩语》带回家,当做自学指南。以后,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牢记在心。后来回忆往事时,徐特立很有感触地说:"我一生知道读书的方法,就得益于那位举人先生。"
读古书很费时间和精力,徐特立从不贪多,他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定量",一是"有恒"。比如《说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读两个,计划一年读完。他认为光贪多,不能理解和记忆,读了等于不读。他在教中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本书,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记一字,两年学完,有些学生偏要星期六同时学6个字,结果,到默写的时候,多半人都写不出来。他说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经常学习的害处"。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师教书的时候,他发现一般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时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长期刻苦自学得到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他认为,不怕书看得少,只怕囫囵吞枣不消化。他教育学生,读书要注意消化,要学会思考并评定所读的书的价值。他教给学生,读的时候,要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意见,还要摘抄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这样读书,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本算一本。那时,他的学生中实行这种方法最坚决、最有成绩的是。他几年中就写了几网篮的读书札记,文学和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很快。
徐特立读《联共党史》的时候,开始书店只出了上册,他就买了一本阅读。后来听说有了苏联版本的上下册,他就借了下册抄读,因为是节抄,就要做详细分析后再抄,结果,他对于《联共党史》下册的了解比上册深刻。于是,他再回来把上册节抄一次。由此,他又得出了一个结论:买书不如借书,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1919年,43岁的徐特立已经是一位在湖南省颇有声望的教育家了。但是,当他得知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家发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时,又积极地加入了这个行列。许多人表示惊讶,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勤工俭学的宗旨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之知识",徐特立很赞赏这个宗旨,他说:"我今年43岁,不觉就到44、45,一混60岁就来了。到了60岁,还同43岁时一样无学问,这17年,岂不枉过了日子?这17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了?到了60岁时后悔,那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于是,他放下教师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学生的姿态,和青年们一起奔赴法国,去学新知识、新本领了。
诲人不倦忠诚事业
徐特立60岁的时候,在一篇3000字的自传里,提到自己"一生都是教书。从蒙馆、初小、高小、师范、一直到高等师范,我都担任过教员。在高等师范当教员时也没有脱离小学校职务,因为我爱教小学生。"徐特立从宁乡速成师范毕业以后,怀着"创造事业"的理想,就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梨江高等小学堂。半年以后,徐特立应邀到长沙周南女校任教。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发展小学教育,徐特立白手起家,办起了长沙师范。当时,为解决家乡农民子弟求学问题,还自费办了一所五美小学。后来,他又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参加革命以后,他在中央苏区担任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培训扫盲骨干,开展扫盲运动;又艰苦创业,办起了中央列宁师范。在艰苦的长征途中,徐特立也没有忘记自己教育家的职责,抓住每一个机会,教战士们学文化,他的热情、耐心使战士们深受感动。
徐特立办教育,有自己的主张,敢于向历史的偏见挑战。过去,学校的大门不向贫苦大众开放,徐特立创办长沙师范时,就大胆地招收了一个铁匠和一个退伍兵,破了先例。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一些人的闲言碎语,有人嘲笑他是补锅的,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徐二镥锅"。徐特立反而很高兴、很自豪。在教学实践中,他平日最喜欢贫苦学生,他办爱国故事过夜校以给他们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知道他们并不缺乏聪明才智,从他们中间是可以造就人才的。
徐特立主张教育民主,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的时候,当时14岁的田汉和几个喜欢文学的同学,经常在自修室的窗户上贴一些打油诗,逗得人们捧腹大笑。其中两首是学习藏头诗的作法,把校长徐特立、老教师首之龙和黄竹村的姓名也嵌了进去。一首说:"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之龙。"另一首写道:"黄竹村中鸡犬喧。"两位老教师看后气得浑身颤抖,要求校长严斥学生。徐特立安慰了两位老教师后,就立即找来学生。田汉说:"我们对黄先生和首先生毫无恶意,是一时兴起,开开玩笑,逗大家快乐。"徐校长确信他讲的是真话,又觉得诗句中透露着学生的才智,便和气地告诉他们:喜欢写作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要把时间、心思花在游戏笔墨中,最好写些有意义的文篇,锻炼自己的才干。校长的谈话鼓励了学生们办《窗户报》的积极性。一时像雨后的春笋,几乎每个自修室的玻璃窗上都贴出了窗户报。田汉办的《祖鞭报》尤为突出,他用痛快淋漓的笔调,抒发了爱国爱民的思想。徐特立便经常把《窗户报》上的优秀诗文,转载到自己编的《教育周报》上,老教师们的态度改变了,学生们更是高兴。
徐特立不喜欢用强硬的方法管理学生。在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的时候,他明确提出:"教育学生不应该用强制手段,更不应该用粗暴的态度。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今天学校教育中还用得着。"为了实行"诗教",他在学生自修室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悬挂了一块大黑板,专门用来写诗。有一次,他得知有一个姓汤的学生和一个姓余的学生,拼命读书,影响了身体健康,觉得很不好,就写诗建议他们停学休息,同时也算对大家敲一下警钟。诗是这样的:
"我劝汤生并劝余,劝君休业莫踌躇。
为何瘦得皮包骨,不爱身躯只爱书。"
徐特立很注意节俭治校。有些教师上课,粉笔头总是随手扔掉。而徐特立见了,总要捡起来,留着自己上课、写黑板诗时用。有些学生说他"小气"。他就写下了这样一首黑板诗:
"半节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读了这首诗,说他"小气"的学生明白自己错了。发现有同学浪费饭菜,徐特立就找她们谈话,并且写诗教育大家;看到有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很突出,徐特立就写诗鼓励她们,说明女生智力并不比男生差…同学们每天都要去读读黑板诗,不论是表扬、批评,还是规劝,都是一次思想品德教育。徐特立给黑板诗起了一个总题目,叫做《校中百咏》。
徐特立也有严厉的时候,却又与众不同。一次,一个叫粟福基的学生闹事,经过校务会议讨论,决定给予开除处分。徐特立开始是赞成的,可是事后心里总不踏实。他越想越觉得不能把粟福基推出校门不管,他想到这个同学学习不错,也有组织才干,不该轻率开除。他马上派人把粟福基从家里找来,跟他做了一番严肃、诚恳的谈话,然后介绍他到长郡中学继续上学。粟福基十分感动,后来成了长郡中学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没有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一生都是教书",他自身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情操和优秀品质被人们喻为"没有字的教科书",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
徐特立断指血书的故事是一本最感人的爱国主义教科书。1906年,他在周南女校教书,有机会阅读了《民报》、《猛回头》、《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思想上发生了变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指引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1909年的夏天,他应约在修业学校作时事报告。他痛斥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无所不至的侵略,列举了一桩桩传教士毒害中国人民的惨案,他越讲越愤怒,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忽然,他跳下讲台,跑到厨房取出一把菜刀,当众砍下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他用鲜血写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大字,表示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雪耻的决心。因为流血不止,他晕倒了。事后,省内外许多报纸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徐特立的爱国壮举教育了各界人士,激发了许许多多教师和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朴素节俭的优良品质,这是一本难得的修身教科书。早在湖南一师的时候,徐特立的生活节俭,就是全校闻名的。他的住处简简单单,没有大皮箱,没有大柜,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有的只是破旧的书籍。当时,长沙教育界有一个风气,中学教师被认为是有体面的人,出门都要坐轿子,显示绅士派头。可是徐特立却从来不坐轿子。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又在一师兼课,两个学校相距约10里地,他每次都是往返步行。遇上雨雪天,他就穿着"钉鞋",打着雨伞,夹着讲义,从不缺课或迟到。一些教师看了很感动,慢慢地也都学着不坐轿子了。
1937年,徐特立领导着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工作。刚进驻瓦窑堡的时候,当地只有一所学校。一天,徐特立去听课,他穿着破皮袄,腰系一根绳子,学校的教师还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没在意。第二天,徐特立又和、冯雪峰一起去听课。冯雪峰向教师们介绍了徐特立,教师们大吃一惊,原来那穿着极为朴素的"马夫",竟是边区教育部部长。有两首小诗描述他在延安时的俭朴生活:"延安诸老惟公特,生活简单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建国以后,徐特立住在北京,物质条件好了,他依旧保持节俭的作风。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他的衣被鞋帽都是从延安时一直穿用到解放后,只要能补的,他就坚持不换新的。后来,他同意添置一套料子服和一双皮鞋,平时也不穿,只是因为要经常出席一些重要宴会和参加外事活动的需要。他在饮食上也十分简单,一直爱吃五谷杂粮和蔬菜。开始,他和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房子很旧,也较挤,孙辈回家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1952年,组织上要给他盖几间房子。他几次表示不同意,说等将来生产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考虑。后来经过多次说服,并将修建费减去了1/2,他才勉强同意。他住在香山时,很少一个人坐小车。他跟警卫员算过一笔帐:汽车、汽油是用实物或黄金从国外进口的,从香山到城里,来回几趟就把一个中农的全年收入跑掉了。后来进城居住了,他还常常以步代车,保持了优良传统。
1968年11月28日,91岁的徐特立老先生因病去世。他是一位伟大的师表,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永远为人们缅怀,被人们称颂。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儒家传统文化里强调“舍生取义”,其意义就是为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封建时代执政者强调人们爱国,但本质是维护皇权,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不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的政权,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爱国应理性 自残自虐不是爱国 每一个市民做好自己,提倡文明,在各行各业做出成绩,尊重他人,实现自我,不粗暴,不盲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爱国是一种态度,不是一双拳头;爱国是一种理性,不是一根铁棍;爱国是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不是去伤害自己的同胞;爱国不是泄愤,而是要先爱法治,是要让我们的基本公民权利得到尊重与捍卫。暴力不是我们爱国的通行证,它并不会让那座美丽的岛屿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一虎一席谈》节目上,有一个年轻人说的好:我们抵制日货,并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货。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各行各业里都比它做得好,我们的官员比他们清廉,我们的街道比他们的干净,然后我们的桥也比他们的结实,还有我们的年轻人,比他更有未来,更有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爱国并不是要我们举起自己貌似孔武有力的拳头砸向自己的同胞,而是在各个方面将自己的国家改变得更好。
自日本上演”购岛闹剧“以来,我国各地相继有民众自发举行抗议游行。其中不乏“西安举牌哥”、“爱广州非暴力”这种理国的典范。但也出现了一些打砸抢烧的现象,这让我们痛心且愤怒。谈爱国,请先爱同胞,对同胞的私有财产进行抢夺砸毁,那与暴徒何异?若要爱国,我们应当团结一致,共御外辱,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所应当体现出的文明素质与精神风貌。
爱国的豪情是我们胸腔里激荡的热血,但是热血加上暴力就成为了我们同胞身上的累累伤痕。每一个市民做好自己,提倡文明,在各行各业做出成绩,尊重他人,实现自我,不粗暴,不盲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让我们拒绝暴力,展现理性,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为了我们的钓鱼岛,做一个文明的爱国者。[1]
屈原爱国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
爱国活动
鱼甲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另一说是鱼就看不出来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 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插菖蒲,艾草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百万,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 「听说黄巢是个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著小孩问她: 「你为什麼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 「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 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徐特立
学而不厌 讲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时期,他就酷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做医生还是当塾师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都教书”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自己还要去拜先生学本领,因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给学生”。
徐特立读书时很讲究方法,积累了一套自学经验。20岁的时候,他准备读八股文,参加那时候的科举考试。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长沙城里,拜访有名的陈云峰先生,想请陈举人看看自己的八股习作写得怎样。老举人看过他的八股文,下了一个评语:尚有“一隙之明”。接着问他:为什么不读书,而要读八股?陈举人耐心地告诉徐特立: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八股文形式板,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半年之后,徐特立又去拜访陈云峰,陈举人这次送给他一把扇子,并在扇面上题写了一段话:“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乡村无师又无书,但书即师耳。张之洞《书目答问》即买书之门径,《輶轩语》即读书门径,得此二书,终生受用不尽。”徐特立非常高兴,马上跑到书铺买了《书目答问》和《輶轩语》带回家,当做自学指南。以后,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牢记在心。后来回忆往事时,徐特立很有感触地说:“我一生知道读书的方法,就得益于那位举人先生。”
读古书很费时间和精力,徐特立从不贪多,他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定量”,一是“有恒”。比如《说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读两个,计划一年读完。他认为光贪多,不能理解和记忆,读了等于不读。他在教中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本书,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记一字,两年学完,有些学生偏要星期六同时学6个字,结果,到默写的时候,多半人都写不出来。他说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经常学习的害处”。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师教书的时候,他发现一般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时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长期刻苦自学得到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他认为,不怕书看得少,只怕囫囵吞枣不消化。他教育学生,读书要注意消化,要学会思考并评定所读的书的价值。他教给学生,读的时候,要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意见,还要摘抄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这样读书,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本算一本。那时,他的学生中实行这种方法最坚决、最有成绩的是。他几年中就写了几网篮的读书札记,文学和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很快。
徐特立读《联共党史》的时候,开始书店只出了上册,他就买了一本阅读。后来听说有了苏联版本的上下册,他就借了下册抄读,因为是节抄,就要做详细分析后再抄,结果,他对于《联共党史》下册的了解比上册深刻。于是,他再回来把上册节抄一次。由此,他又得出了一个结论:买书不如借书,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1919年,43岁的徐特立已经是一位在湖南省颇有声望的教育家了。但是,当他得知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家发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时,又积极地加入了这个行列。许多人表示惊讶,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勤工俭学的宗旨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之知识”,徐特立很赞赏这个宗旨,他说:“我今年43岁,不觉就到44、45,一混60岁就来了。到了60岁,还同43岁时一样无学问,这17年,岂不枉过了日子?这17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了?到了60岁时后悔,那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于是,他放下教师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学生的姿态,和青年们一起奔赴法国,去学新知识、新本领了。
诲人不倦 忠诚事业
徐特立60岁的时候,在一篇3000字的自传里,提到自己“一生都是教书。从蒙馆、初小、高小、师范、一直到高等师范,我都担任过教员。在高等师范当教员时也没有脱离小学校职务,因为我爱教小学生。”徐特立从宁乡速成师范毕业以后,怀着“创造事业”的理想,就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梨江高等小学堂。半年以后,徐特立应邀到长沙周南女校任教。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发展小学教育,徐特立白手起家,办起了长沙师范。当时,为解决家乡农民子弟求学问题,还自费办了一所五美小学。后来,他又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参加革命以后,他在中央苏区担任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培训扫盲骨干,开展扫盲运动;又艰苦创业,办起了中央列宁师范。在艰苦的长征途中,徐特立也没有忘记自己教育家的职责,抓住每一个机会,教战士们学文化,他的热情、耐心使战士们深受感动。
徐特立办教育,有自己的主张,敢于向历史的偏见挑战。过去,学校的大门不向贫苦大众开放,徐特立创办长沙师范时,就大胆地招收了一个铁匠和一个退伍兵,破了先例。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一些人的闲言碎语,有人嘲笑他是补锅的,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徐二镥锅”。徐特立反而很高兴、很自豪。在教学实践中,他平日最喜欢贫苦学生,他办过夜校以给他们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知道他们并不缺乏聪明才智,从他们中间是可以造就人才的。
徐特立主张教育民主,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的时候,当时14岁的田汉和几个喜欢文学的同学,经常在自修室的窗户上贴一些打油诗,逗得人们捧腹大笑。其中两首是学习藏头诗的作法,把校长徐特立、老教师首之龙和黄竹村的姓名也嵌了进去。一首说:“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之龙。”另一首写道:“黄竹村中鸡犬喧。”两位老教师看后气得浑身颤抖,要求校长严斥学生。徐特立安慰了两位老教师后,就立即找来学生。田汉说:“我们对黄先生和首先生毫无恶意,是一时兴起,开开玩笑,逗大家快乐。”徐校长确信他讲的是真话,又觉得诗句中透露着学生的才智,便和气地告诉他们:喜欢写作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要把时间、心思花在游戏笔墨中,最好写些有意义的文篇,锻炼自己的才干。校长的谈话鼓励了学生们办《窗户报》的积极性。一时像雨后的春笋,几乎每个自修室的玻璃窗上都贴出了窗户报。田汉办的《祖鞭报》尤为突出,他用痛快淋漓的笔调,抒发了爱国爱民的思想。徐特立便经常把《窗户报》上的优秀诗文,转载到自己编的《教育周报》上,老教师们的态度改变了,学生们更是高兴。
徐特立不喜欢用强硬的方法管理学生。在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的时候,他明确提出:“教育学生不应该用强制手段,更不应该用粗暴的态度。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今天学校教育中还用得着。”为了实行“诗教”,他在学生自修室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悬挂了一块大黑板,专门用来写诗。有一次,他得知有一个姓汤的学生和一个姓余的学生,拼命读书,影响了身体健康,觉得很不好,就写诗建议他们停学休息,同时也算对大家敲一下警钟。诗是这样的:
“我劝汤生并劝余,劝君休业莫踌躇。
为何瘦得皮包骨,不爱身躯只爱书。”
徐特立很注意节俭治校。有些教师上课,粉笔头总是随手扔掉。而徐特立见了,总要捡起来,留着自己上课、写黑板诗时用。有些学生说他“小气”。他就写下了这样一首黑板诗:
“半节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读了这首诗,说他“小气”的学生明白自己错了。发现有同学浪费饭菜,徐特立就找她们谈话,并且写诗教育大家;看到有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很突出,徐特立就写诗鼓励她们,说明女生智力并不比男生差……同学们每天都要去读读黑板诗,不论是表扬、批评,还是规劝,都是一次思想品德教育。徐特立给黑板诗起了一个总题目,叫做《校中百咏》。
徐特立也有严厉的时候,却又与众不同。一次,一个叫粟福基的学生闹事,经过校务会议讨论,决定给予开除处分。徐特立开始是赞成的,可是事后心里总不踏实。他越想越觉得不能把粟福基推出校门不管,他想到这个同学学习不错,也有组织才干,不该轻率开除。他马上派人把粟福基从家里找来,跟他做了一番严肃、诚恳的谈话,然后介绍他到长郡中学继续上学。粟福基十分感动,后来成了长郡中学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没有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一生都是教书”,他自身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情操和优秀品质被人们喻为“没有字的教科书”,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
徐特立断指血书的故事是一本最感人的爱国主义教科书。1906年,他在周南女校教书,有机会阅读了《民报》、《猛回头》、《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思想上发生了变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指引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1909年的夏天,他应约在修业学校作时事报告。他痛斥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无所不至的侵略,列举了一桩桩传教士毒害中国人民的惨案,他越讲越愤怒,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忽然,他跳下讲台,跑到厨房取出一把菜刀,当众砍下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他用鲜血写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大字,表示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雪耻的决心。因为流血不止,他晕倒了。事后,省内外许多报纸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徐特立的爱国壮举教育了各界人士,激发了许许多多教师和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朴素节俭的优良品质,这是一本难得的修身教科书。早在湖南一师的时候,徐特立的生活节俭,就是全校闻名的。他的住处简简单单,没有大皮箱,没有大柜,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有的只是破旧的书籍。当时,长沙教育界有一个风气,中学教师被认为是有体面的人,出门都要坐轿子,显示绅士派头。可是徐特立却从来不坐轿子。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又在一师兼课,两个学校相距约10里地,他每次都是往返步行。遇上雨雪天,他就穿着“钉鞋”,打着雨伞,夹着讲义,从不缺课或迟到。一些教师看了很感动,慢慢地也都学着不坐轿子了。
1937年,徐特立领导着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工作。刚进驻瓦窑堡的时候,当地只有一所学校。一天,徐特立去听课,他穿着破皮袄,腰系一根绳子,学校的教师还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没在意。第二天,徐特立又和、冯雪峰一起去听课。冯雪峰向教师们介绍了徐特立,教师们大吃一惊,原来那穿着极为朴素的“马夫”,竟是边区教育部部长。有两首小诗描述他在延安时的俭朴生活:“延安诸老惟公特,生活简单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建国以后,徐特立住在北京,物质条件好了,他依旧保持节俭的作风。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他的衣被鞋帽都是从延安时一直穿用到解放后,只要能补的,他就坚持不换新的。后来,他同意添置一套料子服和一双皮鞋,平时也不穿,只是因为要经常出席一些重要宴会和参加外事活动的需要。他在饮食上也十分简单,一直爱吃五谷杂粮和蔬菜。开始,他和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房子很旧,也较挤,孙辈回家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1952年,组织上要给他盖几间房子。他几次表示不同意,说等将来生产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考虑。后来经过多次说服,并将修建费减去了1/2,他才勉强同意。他住在香山时,很少一个人坐小车。他跟警卫员算过一笔帐:汽车、汽油是用实物或黄金从国外进口的,从香山到城里,来回几趟就把一个中农的全年收入跑掉了。后来进城居住了,他还常常以步代车,保持了优良传统。
1968年11月28日,91岁的徐特立老先生因病去世。他是一位伟大的师表,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永远为人们缅怀,被人们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