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成因 成语成因

歇后语借-歇后语借东风

tamoadmin 2024-11-30 人已围观

简介诸葛亮借东风——金蝉脱壳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诸葛亮借东风——有借无还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诸葛亮借东风——顺风扯大旗 诸葛亮借东风——吹牛无极限孔明借东风的歇后语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

歇后语借-歇后语借东风

诸葛亮借东风——金蝉脱壳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

诸葛亮借东风——有借无还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借东风——顺风扯大旗

诸葛亮借东风——吹牛无极限

孔明借东风的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2、(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的。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3、(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

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4、(赵子龙)上阵——单枪匹马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5、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地而后快。他以军 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

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

歇后语有借无还上一句是什么

孔明借东风讲述了孔明利用东风,顺利实现草船借箭计划的故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歇后语孔明借东风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孔明借东风的歇后语1

歇后语: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解释:

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9回。

周瑜定了破曹之计,准备采用火攻,谁知万率俱备,只欠东风,见天时不利,于是急得病倒了。诸葛孔明便去看望周瑜。孔明精通天文,测定这几天会有东南风起,却故意说他学过法术,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周瑜听后,立即传令,在南屏山筑起一座七星坛。孔明披头散发,赤着双脚,身上穿件道士用的法衣,上了七星坛,开始作法借风。周瑜坐在大帐内,不时向帐外旗杆望去,还是西北风。将近三更时分,周瑜拉着鲁肃跑出帐去,见所有旗帜向西北方飘动,果然起了东南风。这就是孔明借东风的故事。这句歇后语比喻善于掌握和运用有利时机。

歇后语故事:

在曹操进攻荆州的时候,刘备、孙权两家结成了抗曹联盟。孙权大将周瑜十分嫉妒刘备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想把他置于地。他让诸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若误期造不出便以军法从事。诸葛亮巧妙地利用长江的大雾,在夜里用数十只绑满稻草人的船只在曹营前击鼓呐喊。曹军用箭射击,结果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便得箭十多万支。

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更多相关歇后语:

孔明擒孟获 —— 抓了又放

孔明拜诸葛亮 —— 自拜自

孔明给周瑜看病 —— 自有妙方;对症下药

孔明斩马谡 —— 明正军纪

孔明弹琴 —— 玩的是空城计

孔明的计策 —— 神机妙算

孟获见孔明 —— 俯伏在地;口服心服

鲁肃上了孔明船 —— 尽办糊涂事

孔明弹琴退仲达 —— 好沈著

孔明挥泪斩马谡 —— 明正军纪

孔明七擒孟获 —— 要他心服

刘备遇孔明 —— 如鱼得水

刘备对孔明 —— 言听计从

孔明练琴 —— 老生常谈(弹)

孔明夸诸葛 —— 自夸

孔明加子龙 —— 智勇双全

孔明会李逵 —— 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的计谋 —— 神机妙算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孔明斩魏延 —— 借刀

孔明借箭 —— 有借无还

孔明用空城计 —— 迫不得已;迫不得以

隔着门缝看孔明 —— 瞧扁了英雄

孔明皱眉头 —— 计上心头

刘备得孔明 —— 如鱼得水

孔明草船借箭 —— 有借无还

孔明拜北斗 —— 自知要了

孔明的'锦囊 —— 用不完的计

孔明借箭的天气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孔明张嘴 —— 计上心来

孔明夸诸葛亮 —— 自夸自;自吹自擂;自吹自嘞

鲁肃服孔明 —— 五体投地

孔明用计 —— 神机妙算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张飞掌鹅毛扇 —— 充孔明

孔明拜斗 —— 自知要了

孔明哭周瑜 —— 各怀心腹事;虚情假意;假慈悲;要买人心;假动情;假好心;邀买人心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 错了;糊里糊涂

隔夜孔明 —— 过时话;假强

孔明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还仲达 —— 好沉着

孔明耍掸帚 —— 出计不出面

刘备见孔明 —— 如鱼得水

五丈原孔明逝世 —— 一代人杰升天

西城楼上的孔明 —— 嘴说不怕心里惊

凿壁偷光 —— 孔明

属孔明的 —— 见识不少

孔明借东风的歇后语2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

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写三国时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但因风向不顺,忧虑成病。诸葛亮前往探病,自言能借东风。周瑜即请诸葛亮在南屏山设坛祭风;大战前夜,果然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巧用天计:比喻利用自然条件使事情得到成功。

[例]眼看要办喜事了,家里外头全扔给我一个妇道人家。这阵子,他让志扬给请去了,听说我那没过门的儿媳妇想要让韩庆招养老女婿,想的倒美。我养儿子他得济,我呀,准备着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叫他们到不在一块儿!

其它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5、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8、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9、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0、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1、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12、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5、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6、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8、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1、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2、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2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4、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25、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6、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28、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29、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0、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3、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4、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35、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6、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37、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8、张飞睡觉——不闭眼

39、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40、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41、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2、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43、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44、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4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6、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7、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48、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49、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50、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有借有还歇后语的答案

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关于?有借无还的歇后语:

虫借猪 ———— 有借无还

黄鼠狼借鸡 ———— 有借无还

老虎借猪狗借骨 ———— 有借无还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野猪借公鸡 ———— 有借无还

诸葛亮草船借箭 ———— 有借无还

诸葛亮借箭 ———— 有借无还

孔明草船借箭 ———— 有借无还

扩展资料:

歇后语相关: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

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歇后语刘备借荆州

有借有还 —— 再借不难

豹子借猪狗借骨 ———— 有去无回

草船借箭 ———— 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除夕晚上借砧板 ———— 不看时候

大虫借猪 ———— 有借无还

大年初一的袍子 ———— 借不得

大年初一借袍子 ———— 不识时务;不是时候

饿肚汉打冤家 ———— 借机(饥)闹事

饿着肚子造反 ———— 借机(饥)闹事

黄鼠狼借鸡 ———— 有借无还

过年借礼帽 ———— 不识时务

和尚跟着月亮走 ———— 借光了

和尚庙里借梳子 ———— 走错了门;找错了门

借米还糠 ———— 气鼓气胀;气鼓鼓

借票子做衣服 ———— 浑身是债

借钱还债 ———— 堵不完的窟窿

借钱买筛子 ———— 窟窿套窟窿

借他的缰绳拴他的驴 ———— 将计就计

借汤下面 ———— 沾光;顺便

借债买藉吃 ———— 窟窿套窟窿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腊月里借扇子 ———— 火气太大;冷不防

老虎借猪狗借骨 ———— 有借无还

老虎借猪 ———— 有去无回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六月的扇子 ———— 借不得

蚂蚱上豆架 ———— 借大架子吓人;小东西借大架子吓人

尼姑庵里借梳子 ———— 办不到;没法办

年三十的案板 ———— 借不得;不得空

穷人点蜡烛 ———— 大家借光

人家的牡丹敬菩萨 ———— 借花献佛

三十晚上借蒸笼 ———— 不是时候

的偿命,借债的还钱 ———— 理应如此;理所当然

暑天借扇子 ———— 不识时务

孙悟空借芭蕉扇 ———— 一物降一物

秃子跟着月亮走 ———— 借光

媳妇向公公借钱 ———— 挪用公款

向和尚借梳子 ———— 找错了门

淹鬼找替身 ———— 借尸还魂

要饭的借算盘 ———— 穷有穷打算

野猪借公鸡 ———— 有借无还

月亮跟着太阳转 ———— 沾光;借光

指着秃子骂和尚 ———— 借题发挥

诸葛亮草船借箭 ———— 有借无还

诸葛亮借东风 ———— 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借箭 ———— 有借无还

孔明草船借箭 ———— 有借无还

八个油瓶七个盖 ———— 不周全;难周全;东挪西借;拉扯不过来;缺长少短

八戒投胎 ———— 借尸还魂;借尸还魄

半夜里借尿盆 ———— 不是时候

半夜里借夜壶 ———— 你用人家不用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 ———— 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 ———— 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

仓老鼠向老鸦借粮 ———— 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

仓老鼠向乌鸦借粮 ———— 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

草船借剑 ———— 满载而归

蟾蜍问蛤蟆借毛 ———— 两家无

蟾蜍向蛤蟆借毛 ———— 两家无

船头尺 ———— 度水;借钱

催猫去借火 ———— 有去无回

打架群里借拳头 ———— 那里腾得出手

打架时借拳头 ———— 哪里腾得出手

大豹借猪 ———— 有去没回

大虫借尸狗借骨 ———— 有去冇回头

大舅母的花鞋 ———— 借来的

大年初一借褂子 ———— 靠不住

大年三十借案板 ———— 大家都忙

大年三十借躯皮 ———— 你要别人也要用

大年三十借蒸笼 ———— 人家的东西,总是靠不住

大年夜借糕桶 ———— 勿看辰光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下面是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刘备借荆州歇后语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

 答案:

 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解释:

 比喻挑刺,鸡蛋里挑骨头。

 歇后语故事:

 三国时,孙、刘两家联合起来打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趁机派兵占据了荆州。可是东吴不依,强讨恶要。刘备眼看荆州这块宝地呆不下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整天闷闷不乐。

 他的心思很快被诸葛亮察觉了。一天,诸葛亮问刘备:“主公是为荆州之事发愁吗?”刘备点头道:“难道军师有什么好主意?”诸葛亮用指头沾了一点茶水,在刘备手心上写了一个“借”字。刘备一惊,心想:这又不是借钱借粮,这大的地盘,人家怎会轻而易举地借给你呢?正当刘备打算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突然门卫进来禀报:“东吴谋士鲁肃前来求见”。刘备知道他是要荆州而来的,更是愁上添愁。可是诸葛亮听后,却高兴得不得了。他连忙附在刘备耳边,叫他如此这般,然后赶忙出去迎接鲁肃。

 鲁肃被诸葛亮迎进门后,屁股还没坐稳,就见刘备呜呜地哭了起来,哭得十分伤心。

 鲁肃奇怪地问道:“刘皇叔何事这般伤心?”诸葛亮代他答道:“我家主公本想奉还荆州,可自己又无立足之地。想派兵去取了西川,再还荆州,又怕你们不允许,伤了孙、刘两家的和气。因此,主公左右为难,十分伤感。”

 鲁肃是个直肠子的老实人。他见刘备这么一副可怜的样子,心肠便软了。他关心地问刘备:“皇叔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呢?”刘备假装哽咽地说道:“承蒙鲁公的关照,我只想把荆州暂借一时,待我取了西川,便立即归还您主。”鲁肃又问:“准备借好久呢?”刘备说不出所以然来,诸葛亮怕露了马脚,误了大事,忙接着说:“今冬借明冬还”。

 鲁肃心想:反正只借年把时间,这算得什么呢?但他怕刘备到期后不按时归还,便提出要立据为凭。诸葛亮连忙取了文房四宝,当即签字画押。

 鲁肃返回东吴后,把刘备借荆州的事讲给孙权听了。孙权起初不肯。鲁肃反复解释说:“自古以来荆州都是兵家必争这地。现在我方的形势是北临曹操,南有刘备,如不借荆州,伤了和气,一旦曹、刘联合进攻我们,岂不腹背受敌?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呀!”

 孙权见他言之有理,又还有借据在手,于是便答应把荆州借给刘备。

 刘备借到荆州以后,一直赖着不还。三年以后孙权派鲁肃拿着借据来讨,诸葛亮理直气壮地说道:“鲁公,只怕借荆州的期限还没到吧!”

 鲁肃急忙出示借据,说道:“你在借据上写的是今冬借了明冬还,总共只一年的时间,如今是三年了,怎么还说没到期呢?”

 诸葛亮道:“鲁公差矣!我是说今冬借了明冬还,并没有写几年几月几日借,几年几月几日还呀?”鲁肃仔细一看,发现借条上果然没写年、月、日,知道自己上了当,气得语无伦次地说:“我……我上了你们的大当啦!”

 所以,至今还广泛地流传着“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话把。

 更多关于刘备的歇后语:

 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2、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5、刘备上了黄鹤楼——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6、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7、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

 8、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9、刘备卖草鞋——本行

 10、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11、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12、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